佛门四威仪:佛教如何秀大威势
佛门四威仪,出自菩萨善戒经。这四威仪是我们生活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礼仪,如果你能够自律,做到这四威仪的话,那你就能获得非常好的健康身心,还能很好地防病。接下来,就和小编一起到佛教礼仪中了解一下吧。
四威仪,出自菩萨善戒经,谓修道之人,心不放逸,若行若坐,常在调摄其心,成就道业。虽久于行坐,亦当忍其劳苦,非时不住,非时不卧。设或住卧之时,常存佛法正念,如理而住。于此四法,动合规矩,不失律仪,是为四威仪也。
四威仪的概念延伸:
四威仪要求这四种身体形态要正确,而且要具备一定的仪态,说道很多,做起来也麻烦,一般人很难做标准。
四威仪中的行,要求行走时如风行水上、无滞无碍,即不急不躁、从容自在,避免在行走中凝神思考、左顾右盼、摇头晃肩、扭腰摆臀、疲疲塌塌。
站立时要求头项正直、全身挺拔,避免耸肩耷头、含腹垮腰。坐时要上身端正、下盘稳固,避免歪头垂头、前俯后仰、东倒西歪、倚墙靠柱。
睡卧时要求右侧卧(这与现代养生的要求一致),上身挺直,两腿相叠稍曲,叫“吉祥卧”。
民间有句说睡觉的话:侧龙卧虎仰摊尸,其中误导的成份很大,俯卧、仰卧和左侧卧都不科学,这几种睡姿短时间调节可以,长时间睡卧有害健康。
四威仪除了防病,还可健身。就说行走吧,不少人散步行走健身,这里面也大有说道,走的得法不得法,收效大不同。佛家有一种修行法,在室内或小的空间进行,很慢,能有效汲取大地的能量,道理类似打坐,叫“经行”。
为了身心健康,在日常生活的行、立、坐、卧中,一方面要注意姿势、威仪,另一方面,即使姿势正确,也不可时间太长,“久卧伤气,久坐伤肉,久立伤骨,久行伤筋”。
针对这些情况,《黄帝内经》提出久立者宜卧,久卧者宜行,久行者宜坐,久坐者宜动。
2025-07-28投稿:yzd
34
下一篇:为天下苍生祈福,放生的意义
相关作文推荐
[佛学百科]菩提子是什么东西 可以用来做什么
1、菩提子通常用来制作佛珠,菩提子
2022-10-04
105阅读
[佛学百科]不仅是圣物白砗磲的功效与作用
2022-09-19
102阅读
[佛学百科]120岁和尚传奇的一生,虚云大师
2022-09-19
98阅读
[佛学百科]地藏菩萨灭定业真言,灭定业真言作用
2022-09-19
86阅读
[佛学百科]红珊瑚的鉴别方法小心遇假货
2022-09-19
165阅读
[佛学百科]让人静下心来的佛经经典名句400句
2022-09-19
102阅读
[佛学百科]佛经经典故事精选,善恶因果皆由佛说
2022-09-19
108阅读
[佛学百科]传递2017年的福泰安康:佛教春节祝福语大全
2022-09-19
109阅读
[佛学百科]禅诗精选:最经典的禅诗三百首
2022-09-19
104阅读
[佛学百科]最全面的世界各国独特的宗教文化
2022-09-19
116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