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科114

民族医学奇葩:畲族医药

相信大家对于每个民族的一些医术都有一定的了解。畲族是我们中国的一个传统民族之一,人口众多,一般都分布在福建、浙江、广东等地。畲族的医药是别具一格的。那么,大家对于畲族医药有多少了解呢?

接下来,就让我们一起从民族文化的角度一起来寻找答案吧!

苦难中绽开的山花

我国畲族人口70余万,主要分布于福建、浙江、广东、江西等地。据介绍,畲族自称“山哈”,畲语“哈”是“客”的意思,“山哈”即从外地迁来居住山里的“客户”,景宁畲民认定祖籍在广东潮州凤凰山地区。由于畲民长期居住在偏远闭塞、村落分散的山区,交通不便,经济落后,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地理环境中,畲民为求生存与繁衍,他们学会了防治疾病的技艺,积累了丰富的医学经验。畲族医药就是畲民长期在生产、生活实验中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和智慧结晶。畲医药是一门自然科学,它自成一体,具有独特的疾病观,疾病分类法和特殊疗法,体现了畲医药的文化特色,对某些疾病的疗效更有独到之处。

2006年,浙江省卫生厅立项的《中国畲族民间医药调查与整理》课题结题后,编写出版了介绍我国畲族医药最完整的40万字的《中国畲族医药学》。2007年7月,中国民族医药学会会长诸国本在为该书作序中称:景宁县过去是一片偏远闭塞,无人知晓的丘陵和山区。畲族医药就是这苦难中绽开的山花……它带着青山草药的香味,飘散到山区的万户千家。

畲族医药别具一格

《中国畲族民间医药调查与整理》课题,由畲族全国政治协商委员会委员、浙江省丽水市人民医院副院长雷后兴主任医师领衔完成。课题组历时6年多,走访调查了全国主要畲族聚居地,根据调查所获大量资料,整理出了畲族医药的基本特征。

独特理论:

“疳积理论”、“六神学说”为畲医防病治病的主要理论。畲医又把“疳积”分为狭义疳积和广义疳积,狭义之疳积,又称“小儿疳积”;风、寒、痧、食等因素引起诸多杂病,总称广义的“疳积病”。“六神”由心神、肝神、肺神、脾神、肾神、胆神组成,畲医认为“六神”失守就会生病。“痧症理论”则形成了完整的一整套发痧疗法。此外,畲医对伤、对风症等也有独特的认识。这些理论基础,形成了畲医的疾病命名与分类以及诊病方法。

特色疗法:

包括外治疗法、痧症疗法、传统正骨、解毒通利法、食物疗法、心理疗法等和民间常用处方。外治疗法至今仍被广为应用的有刮法、挑法、捏抓法、熏法、吹法、搓法、熨法等。多种发痧技术,往往能起到手到病除的效果。正骨采取徒手复位、鲜畲药捣烂外敷和杉树皮固定的方法。此外,对蛇伤、风湿、黄疸肝炎、肺炎、骨髓炎等治疗均有祖传秘方。畲医还有“医食同源”之说,几乎家家户户常用家禽家畜配草药食用,经统计具有食疗作用的食物约100余种。

用药特点:

畲药基本为野生植物药。畲医认为畲药有阴阳之分,十分讲究用药的阴阳平衡。畲药中为热性、温性的阳药,长在朝阳的山坡;治疗亢盛、炎症的阴药,生长在阴山沟里;不寒、不热、不温、不凉之药称“和”药,具有平衡和滋补功能,“和”药生长于低山谷。畲药有其品种特点,以鲜采即用为主,并有其炮制技艺,注重药引和辅料等用药习惯。

传承习俗:畲民患病,多数凭祖传验方服用畲药或采用其他传统治病方法。治病技术被视为珍宝,传男不传女,也有妇儿科婆传媳之俗,靠口传心授,代代相传,自成体系。怀有一技之长的畲医一般以技艺为主业,仍从事农耕,或半农半医,也收受微薄的酬谢。

研究开发初见成效

浙江省丽水市人民医院等六家单位共同完成了《畲族医药研究与开发》课题,填补了国内此项研究的空白,为畲医药的继承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。其创新成果主要有:对畲医药进行全国性全面调研疏理的基础上,建立国内首个“畲族医药开发研究专用数据库”。收集到诊治的病种776个,处方1600多个,畲药2952种,这些资料经分析、处理,归并出450个病名、1000余张处方和1600余种民间常用畲药,基本查清了我国畲族民间医药的现状。应用数据库软件研究开发畲族民间医药为国内首创。首次对民间常用的517种畲药进行畲药名、通用名、土名与植物拉丁字名四种名称对照。还公开出版专着一部和发表相关学术论文23篇。研究成果达到了抢救、整理和保护畲族医药的目的,为传承畲医畲药提供了科学依据。《中国畲族民间医药调查与整理》研究课题获得浙江省中医药科技创新二等奖。<

2025-11-05投稿:yzd
26
相关作文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