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人世间》周秉义死前三句遗言是什么意思 周秉义去世前说了什么
周秉义是周家的大儿子,也是周家最有出息的一个人。军工厂在他手里起死回生,光子片也在他的推动下顺利拆迁。他的仕途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,在退休之前饱受诬陷,最终也没有再进一步,在副市长的位子上退了下来。原著中周秉义在死前留下三句遗言,看似交待得那么完美,但依然掩盖不住他的缺陷。
周秉义的完美人生
作为一个穷人家的孩子,能够考上北大,并且成为副市长,周秉义做得无可挑剔。在军工厂任职的时候,周秉义为了拉来订单,频繁喝酒让他患上了严重的胃病。
最后周秉义就是因为胃癌去世的,在他去世之前,周秉义留下了三句遗言。第一句是对弟弟妹妹说的,他说咱爸妈就三个儿女,此生最大的幸运就是和心爱之人结成伴侣。这是仅次于父母之情的夫妻情分,你们以后一定要对晓光和郑娟好。
第二句是交待自己的后事,他说我死后不用买墓地,骨灰就放在父母墓室里,如果有人议论我,也不要为我打抱不平,让他们说去吧。周秉义的前两句遗言就已经把身后事交待得很清楚了,他没有说放不下自己的弟弟妹妹,反而是让弟弟妹妹照顾好自己的伴侣。他不在乎死后的名誉,他让弟弟妹妹不必要为自己争论。周秉义所做的一切都十分完美,就连遗言,都那么完美又深情。
第三句遗言是单独和郝冬梅说的,虽然原著中没有具体写出来,但是从郝冬梅之后的话语可以猜出来。周秉义极力劝妻子在他死后要改嫁,最后郝冬梅嫁给了一个富商,也算是圆了她父母之前的门当户对梦。
郝冬梅后来解释说:我是为你哥做出这样的决定,他临终时要求我这么做。周秉义的三句遗言,考虑得极其周全,他算可以安心地离开这人世间了。但是周秉义真的有如此完美吗,有缺陷的人生才是真实的人生。那些自认为没有弱点的人,一定是浅薄的。周秉义完美人生的背后,就是不孝两个字。
周秉义端不平的人生
周秉义考上北大,娶了副省长的女儿,人生何其完美。但是小洋楼的生活不只有光鲜亮丽,还有察言观色。
在郝家和周家,周秉义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人。面对岳父岳母,周秉义就像戴了一副面具生活。冬梅的父母一度因为蔡晓光的事情嫌弃周家,至死也没有和亲家见面。
过年的时候,周志刚想到了给亲家送礼物,可是在郝家眼里却成了巴结。后来回礼的时候,秘书把送去的茶叶又送了回来。这两罐茶叶可以说是结结实实地打了周家的脸,虽然说是误会,但是却不无辜。自此之后,周志刚从未主动再与亲家接触。郝冬梅曾试着为自己的父母辩解,但是被周秉义制止了。后来周秉义说,两家从来没有误会,有的只是差距。
原来周秉义看得如此清楚,但是却做得如此虚伪。在郝家,周秉义对冬梅父母照顾得面面俱到。就连金月姬都说,没有秉义自己不可能这么快走出来,还说早把周秉义当儿子了。
可是对于自己的亲生父母,周秉义连去看望的次数都不多。原著中有一个细节,那就是周志刚病危后,金月姬带来了几句话。周秉义说:爸,我妈托我带来几句话。周志刚听了之后,冷冷地说:你说的哪个妈?这时候周秉义才反应过来说:是我岳母。
周志刚生气地说:你以后说妈的时候,一定要分清楚说,岳母就是岳母。在她家你应该喊她妈,但是在周家你就是周家完完整整的儿子。你这一进门说了五个妈了,生你养你的亲妈还在床上躺着呢,别把亲妈和丈母娘搞混了。
说实话,周秉义有时候真的把亲妈和丈母娘搞混了,对待丈母娘像亲儿子一样孝顺,对待亲妈未曾看过几次。在郝家,冬梅都能和自己的母亲说两句反话,而周秉义从来都是向着老太太说话。他住在小洋楼里,父母到死都生活在全市最差的一个街区光子片。
不能不说是嘲讽,周秉义的光鲜亮丽,依然掩盖不住父母的窘迫。大儿子再出息,守在身边的还不是最没有出息的周秉昆。生病去医院还不是靠着大家伙邻居背到医院,到死都没沾到周秉义一点光。
未曾尽孝却大谈孝
周志刚生病,对比周秉昆和周秉义的反应就可以看出端倪。周秉昆痛哭流涕,都和医生跪下了。周秉义冷静得不像个儿子,见到父母后第一时间却是指责弟弟没有照顾好父母。就连周志刚都看不下去了说:你这一进门,就是指责秉昆,我这还没死呢,要死了你不得冤枉死秉昆了。
这样的情形出现过不止一次了,自己不在身旁,父母出了问题当然要指责在父母身旁的人了